2013年1月17日星期四

西汉巨量黄金突然消失之谜

黄金,一直是财富、尊贵的象征。现实生活中,黄金对世人的诱惑无时不在,却很难大量拥有。这段与黄金有关鲜为人知的历史,也许能使你目瞪口呆。
秦汉时代,黄金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计量单位为「斤」。皇帝喜欢用黄金赏赐功臣,且动辄就是万斤。如:刘邦平定天下后,赐叔孙通黄金五百斤;卫青出击匈奴有功,受赐黄金二十万斤等。听到一个人的家中有那么多金灿烂的宝贝,简直就像进入阿里巴巴的山洞。不可思议的是,到了东汉,巨量黄金却突然退出了流通领域。
商品交换是以物换物,也不见了黄金赏赐的壮观。这座座「金山」移到哪儿了?「愚公」是谁?后世学者对此做了种种推测和考证。
多数人以为,佛教传入中国,百姓虔诚膜拜。上至京城,下到穷乡,佛寺无处不在。人们习惯用纯金塑像、泥金写经、贴金作榜等,巨金就被悄悄消耗掉了。但东汉初年,刚刚进入中国的佛教尚未战稳脚跟,根本不可能大张旗鼓地修寺庙、塑金神。即便使用,也是微量。而右佛教传入中国前,西汉巨金已经杳无芳踪,佛教耗金的说法明显有偏颇。
有人提出,对外贸易中的大量输出,导致巨金消失。可是追溯到西汉,发现那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繁荣发达,居世界前列,为商品输出国,仅有少量黄金流出用以购买奇珍异宝。周围邻国经济相对落后,多称臣纳贡,对黄金的需求极为有限。同时,丝绸之路的开通,朝廷以丝绸、布帛等换回了大量的黄金,黄金不减反增。所以,外贸输出说显然不符事实。
难道当时人们习惯用「金」称呼钱财,其实根本不是金,而是并不那么贵重的铜?也就是说,西汉时期大量赏赐、府藏黄金都是指「黄铜」。初听这个观点觉得满有意思,其实很荒唐。汉时的金和铜有严格区分,金官管理金的开采,铜官管理铜的开采。同时作为流通货币,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黄金以「斤」计量,铜为「铢」。黄金用于赏赐、馈赠,黄铜和黄金的界限可谓清晰分明,根本不可能混淆。这个观点显然矛盾含混,让人不足信。
那么,西汉巨金究竟去了哪里?
又有人提出,黄金以金币形式窖藏地下,后因战乱、人祸的不可抗拒的缘故失传。或者汉代有厚葬风俗,大量黄金都随葬墓里。认真思索一下,无论私藏还是国贮黄金,即时经历了战争或天灾人祸,黄金的拥有者都不可能会放弃对它的管辖。就算自己没有机会,也会易人易地而继续存在。而近期开掘出的汉墓,也证实了珍宝、玉衣等厚葬风俗,独不见巨量黄金现身。这个地下说似乎也破绽百出。
黄金是财富的象征,守护财富是统治者毕生的责任和愿望。那些可观的财富怎么会突然消失?这个问题可真让人难以琢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