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6日星期日

乐业天坑

    乐业天坑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白色地区乐业县。天坑是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是由于岩溶地区地下河运行形成地表大面积塌陷造成的。它与常说的“岩溶漏斗”不同,岩溶漏斗一般是斜坡,上宽下窄,天则是四壁岩石峭立,深度百米至数百米以上,犹如一个巨大无比的“桶”。
    天坑是一种喀斯特地质现象。岩溶地质作用发生在表面上,会形成洼池、峡谷、石林;如果岩溶地质作用发生在地下河里,则会产生溶洞。天坑就是喀斯特地貌中地面与地下综合作用的产物。天坑的形成必须有三个必要条件:碳酸盐岩、地下河和地壳震荡作用。具体的形成过程是:在层理结构发育的碳酸盐岩层下,地下河在不断地流淌,碳酸盐岩因遇水不断被溶蚀,形成越来越大的地下溶洞;而后,地壳突然发生地震或板块碰撞等剧烈震荡,岩层发生垮塌;垮塌后的物质被水逐渐带走,而余下部分的岩层因剧烈震荡形成许多纵向裂隙,并在水蚀的作用再次发生垮塌;如此几次垮塌后,地下溶洞终于露出地面,形成天坑。乐业天坑一座天坑的坑壁都有明显的阶梯形状和纵向裂隙,这是多次垮塌造成的结果;而纵向裂隙的存在表面这些天坑仍有继续垮塌的可能。同时,乐业地区的地下河也在绝大部分天坑底部被发现:天坑底部都有一个地下洞口,洞内有地下暗河,这下地下暗河四通八达,形成丰富的地下次水系,最后全部汇入红水河。另外,关于乐业天坑成群分布的原因,专家推断,这与乐业县特殊的地质构造有关。地质资料表明,乐业县的底层呈S形旋扭构造,天坑分布的地区正处于这个旋扭构造的中部,即连接两个弧形中转的部位,这个地区在地壳震荡时发生的张力最大,形成拉张裂隙,像切豆腐一样把岩石切成纵向的块状结构,在水蚀的作用下,这些裂隙部位不断发生垮塌,形成天坑。这一推断解释了与乐业邻近具有同样地质条件的凌云、田阳、西林等县没有出现天坑的原因。

    大石围天坑是乐业天坑中最大的一个。经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专家和岩溶洞穴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大石围的深度约为613米,长约为600米,宽约为420米,容积约为0.8亿立方米;大石围中还有大面积的罕见的原始森林。因此,大石围天坑是集独特奇绝的溶洞与原始森林以及珍稀动植物于一体的世界的“岩溶圣地”。这里,洞底有洞,洞中有河,两条冷热相汇的地下暗河中的石笋挺拔丛生,石柱峭然擎天,石帘晶莹透亮,石瀑雅致秀丽,景观奇特迷人。


天坑中的珍稀植物:天坑中上层乔木以香木莲为主,天坑底部香木莲一般未成年大树,树围两米左右,树高30米者不在少数。天坑的植物群落中,乔木有短叶黄衫、福建柏、细叶云南松、鹅耳枥、苦丁茶、青冈、细叶青冈、酸枣等树种,灌木和草本植物有九里香、鼠刺、寒兰等。此外,填坑中的棕竹,由于生长年代久远(百年以上),基部节理分外明显,节间显黄绿色光泽。

2023年8月5日星期六

路南石林 The Stone Forest of Lunan

    


 中国的石林奇观位于云南省彝族自治省。“路南”是彝族的音译,含义是“黑色的石头”。这里距昆明120千米,是世界闻名的喀斯特地貌区之一,被人们赞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在庞大的石林范围内,奇峰怒拔,怪石嶙峋,不愧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峰森林”。世界上称为“石林”的地方有很多,但是像云南路南石林如此绚丽多姿的,却绝无仅有。

    据科学鉴定,距今2.7亿年前,石林地区还是一片汪洋,海底沉积上升,露出水面形成陆地,厚岩层中块状碳酸盐发育成垂直节理。此后,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中,在强烈的溶蚀和日复一日的风化作用下,海水和雨水沿着岩层的垂直裂隙运动,丰沛的水量沿裂隙节理下渗、溶蚀,使溶沟不断地扩大和加深;久之先成石芽,继而形成千百万座拔地而起的石峰,并与众多的石柱、石笋、溶沟、溶斗、溶洞等各种岩溶地貌连片成群,最后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石林。

    喀斯特石林的发育,离不开地下水系统的支持。完善的地下水道系统能不停息地溶解了石灰岩的水溶液冲走,保证溶蚀过程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最终塑造出像石林这种规模巨大、石峰造型千姿百态的地貌奇观。而地下水道自身也被不断地溶蚀,因此出现了地下溶洞;随着地壳的变动,地下水改道,错综复杂的溶洞系统最终形成。路南石林的地下就有许多神奇的溶洞,例如芝云洞和奇风洞。芝云洞位于石林之西北约3000米处,是岩溶地貌的地下奇观之一。芝云洞洞中有洞,大者可容千人,四壁布满石钟乳,击之有钟鼓声;另有石床、石田、石浪、石秤等物,人们称之为“仙迹”;洞顶岩溶滴落成“笋”,历经百万年,或如仙翁拄杖而立,或如宝塔直刺青天,或如青蛙跃然欲行,莫不惟妙维肖。奇风洞位于石林东北约5000米处,由间歇喷风洞、虹吸泉和岸河三部分组成。

    生物对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的溶蚀也会产生影响。如果分别在冬季和夏季来到石林,人们就会注意到石林的颜色大不一样。原来当雨季来临时,附在岩石表面的藻类和苔藓,由于水分充足,生长旺盛,呈现一种墨绿色,使整个石林远看像一幅水墨画一般;冬季寒冷无雨时,石头上的藻类与苔藓干枯了石林便呈现出一种灰白色。又由于石林地区的石灰岩便面分布着一条条溶痕,凹凸不平,藻类与苔藓的分布也就相应不同,因此即使就单一的石灰岩来看,颜色也仿佛“墨分五彩”般具有丰富的层次。生物还影响了石灰岩的溶蚀速度。夫在石灰岩表面的藻类和苔藓吸收和蓄存了水分,分泌的有机酸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加快了石灰岩地溶解速度,而没有附者藻类和苔藓的石灰岩部分溶蚀的速度就慢。这快与慢的不同,就对石灰岩的形态改变发挥了作用,从而形成了姿态万千的石灰岩地貌。

2023年7月26日星期三

黄龙 HuangLong



     黄龙位于我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主要因佛门名杀黄龙寺而得名。在终年积雪的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一条绵延数千米的金色钙华体滚滚而下,宛如一条金色巨龙匆莽莽原始森林中奔腾而出。这就是荡红漾绿、泻翠流金的“人间瑶池”黄龙,世界上最壮观的钙华奇观。

    距今200万年以前,地球的造山运动使岷山山脉伴随着青藏高原一同迅速隆起,黄龙沟也在这一期间形成了经典的冰川U型谷地。黄龙地区属三叠纪以碳酸盐分为主的地层,地质结构复杂。黄龙古寺南侧的望乡台断裂带是重要的地下水通道,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通过深部循环在此出露,成为黄龙钙华堆积的源泉。这些水流经黄龙沟凹凸不平的河床,分布流速变化不均,加上树根、落叶的局部阻塞,在温度、压力、水动力等元素变化的影响下,水中的碳酸钙沉积下来,形成钙华塌陷、钙华滩流、钙华瀑布等独特的露天钙华堆积地貌。

    黄龙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还与水生植物有密切关系,科学家们称之为“生物喀斯特作用”。其原理主要有两方面组成:一是“光合作用”,水生植物在白天吸入水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使钙华沉积;二是“呼吸作用”,水生植物在夜晚吸入水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钙华溶解。是否出现钙华沉积,则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与总呼吸作用的差值)的大小。据试验,只有在一定低温(低于20摄氏度)范围内,净光合作用才会达到最大值。由于黄龙地处高寒山区,在具备充足的钙华沉积物源的基础上,低温的环境和良好的植被便成为促进地表大量钙华堆积的主要原因。在黄龙沟的彩池、滩流和瀑布中,常常可以看到围绕和依附植物茎干、枝叶形成的钙华,这是生物喀斯特作用促进钙华沉积的典型例证。这种高山、高寒环境下形成的大规模钙华堆积地貌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在相对高差达400米的黄龙沟中,长期的钙华沉积形成了一系列似鱼鳞叠置的彩池群。巨大的水流沿沟谷漫溢,注入池子,层层跌落,穿林、越堤、滚滩,最后汇入涪江源流,形成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黄龙八群彩池规模不同,形态各异。“洗花池群”为进沟第一池群,掩映在一片葱郁的密林之中。数十个彩池参差错落、排列有序,池水如明镜一般镶嵌在似金如银的钙华体上,彩光闪烁。位置最高的“浴玉池群”由693个彩池组成,面积21056平方米,是黄龙最大的一个彩池群。这里的彩池池埂低矮,池岸洁白,水平如镜,宛如片片碧色玉盘。池中的古木、老藤被钙华塑成一件件艺术珍品,有的似雄鹰展翅,有的似猛虎下山,有的似珊瑚林立,栩栩如生。冬天,在一片冰雪世界中,惟有这里,彩池仍如碧玉、翡翠一般分外夺目。“争艳池群”的658个彩池中,池水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彩,五光十色,争奇斗艳,也是彩池中的佼佼者。

    黄龙的钙华滩流长2500米,宽100米,浅浅的流水在滩面滚流,形成别样的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晶莹透亮。黄龙瀑布规模虽不大,但它飞泻于黄色钙华坡上,流泻于彩池之间,更显秀美多姿,别生情趣。涉足滩上,似有“千层之水脚下踏,万两黄金滚滚来”之感,使人惊叹大自然造景之神奇。

帕木克堡 Pamukkalwe


    
    土耳其西部有一处被称为“帕木克堡”的奇异山麓。这片乳白色的“棉花地”由如同扇贝般层层叠起的梯形坡构成,绒毛状的白色梯壁和钟乳石梯形阶地上还有许多缤纷的水池。1765年,英国文学家钱德勒在小亚细亚旅行时,首次发现帕木克堡。他吃惊地发现这里简直像是“一片冻结的大瀑布,奔腾的水面好像突然凝固,汹涌的激流在一瞬间僵化了。”

    关于帕木克堡的形成,早有“其为上古神灵收获和暴晒棉花的场所,久而久之棉花化为玉石而成”的传说。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帕木克堡乳白色的梯形阶地是“钙华”,主要组成成分是石灰质(含碳酸钙)。而这一地区的钙华来源于附近高原上喷出的火山温泉:遇水溶解此地岩石里的石灰质和其他矿物质,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经过漫长的循环,这些地下水以温泉的形式涌出,并从高原边缘顺淌下来;其间,水中的石灰质逐渐析出,沉积在沿途上形成钙华。而钙华结晶析出的规律是在水流的波折处更容易发生沉积,因此凸者愈凸。天长日久,阶梯状的钙化堤就形成了帕木克堡白色闪光的梯壁、阶地和钟乳石。

    帕木克堡的温泉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十分出名了,据说古希腊城邦小国白加孟(土耳其西海岸附近的古希腊城邦)的国王有曼尼斯二世曾在附近有喷泉的高原上建造了“希拉波利斯城”,现在帕木克堡上的废墟既由这个古城而来。在希拉波利斯城为罗马帝国属地之后,曾被几代罗马皇帝选为王室浴场。此后,在老城的基础上屡建新的建筑,有宽阔的街道、剧院、公共浴场,还有用渠道供应温水的住宅,盛极一时。到了公元2世纪,这里又建造了由不同温度浴室的澡堂。据史料记载,洗澡的人先在冷水浴室里洗,接着到中温浴室往身上涂油,最后到高温和蒸汽浴室,用“擦身器”刮板把身上身上的油脂和污垢刮去。相传,希拉波利斯城遗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冥王殿遗址。冥王殿与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殿相邻:两殿毗邻而建的用意是为了使冥王的黑暗力量和阿波罗神的光明力量互相抵消。冥王的黑暗力量似乎十分可怕,因为从冥王殿的一个岩洞里常常冒出一股“毒气”。据希腊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斯特雷波说,这种毒气足以使一头公牛即刻毙命。如今人们已经知晓,“毒气”源于一道温泉。至今,从这个房间冒出来的蒸汽仍然可以刺激得人眼睛流泪。

    夹竹桃:生长早帕木克堡的红夹竹桃与白色的阶梯形成鲜明的对照。夹竹桃是直立灌木,高可达5米,叶长7~15厘米,宽1~3厘米,中脉于背面突起,侧脉密生而平行,边缘稍反卷。花红色(栽培品种有白色的),常为重瓣,芳香,果长10~20厘米;种子顶端有黄褐色种毛;花果期为4~12月。



2023年5月20日星期六

纳粹二号人物戈林自杀之谜

     赫尔曼.威廉.戈林(Herman Wilhelm Goering),是仅次于希特勒的纳粹第二号人物,1945年5月8日被美军俘获。1946年10月,被纽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10月15日,在执行绞刑前的两个小时,戈林居然从容地在关押他的蒙道尔夫集中营服毒自杀了。

    这个世界甲级战犯,居然用这种方式傲慢地离开了人间,无疑是对世人的藐视和嘲讽。他带着自己所谓高傲的心,拒绝了死刑,选择了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世界为之震惊,人们不禁要问,戈林哪里来的毒药?又是怎么在重重监视下轻松服毒的呢?

    戈林是服用了剧毒氰化钾。大家都知道纳粹在最后时期,给每个高级将领都准备装有氰化钾的安瓿管,随时可以要随服毒。但是,戈林已经被关押了这么久,他被捕以后经过严格的全身搜查,囚室内的灯整夜都亮着,一边透过门上的监视镜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也就是说,戈林几乎是与世隔绝,他怎么可能[及时]得到这种东西呢?

    四方委员会下令,对戈林的囚室进行了全面检查。10月19日,在戈林的奶油罐中,发现了一个带安瓿管的铜弹盒。也就是说,戈林在整个看押期间都藏着毒药,以便他需要的时候取用。可这个奶油罐是藏在监狱的储藏室里面的,它是怎样在严密的监视下,把毒药取出来的呢?很显然有人帮助了他。而这个人只可能是内部的有限的几个人之一。虽然调查在继续进行,可是却没有任何的结果。戈林被火化以后,这件事情居然不了了之。

    45年以后,美国德克萨斯州路易斯维市一位中学校长本.斯维林根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分析:当时负责保管戈林个人物品的一名美国军官——杰克.威利斯中尉帮助了戈林自杀。1979年4月,斯维林根在德克萨斯州见到了威利斯的遗孀,看到一些戈林送给维利斯的纪念品,其中有刻着戈林姓氏的金笔、瑞士手表和金质烟盒。斯维林根买下了这些东西,对照戈林在监狱囚室里存放的个人物品清单,断定至少有两样纪念品(笔和表)是清单中所列入的。这说明维利斯确实接收了戈林的馈赠,两人的关系似乎很不一般。

    斯维林根立即走访了威利斯当年的同事,很多人说他是一个个性活泼开朗的家伙。但是优良的人观点不一样,一个是纽伦堡的罗斯卡大夫,一个是翻译勃利特.贝利。他们的观点是,如果有人给了戈林毒药,那一定是威利斯!据当时知情人士透露,9月28日,格林曾感谢威利斯道:[对您出自人性、仁义的作法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并向您的未来致以良好的祝愿。]戈林死后不久,威利斯就被解除了职务。

    看来,确实是威利斯帮助戈林从奶油罐取到了毒药。现在的问题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威利斯的遗孀认为,自己的丈夫和戈林是朋友。威利斯的儿子法官詹姆士.威利斯认为,他的父亲不愿意看到朋友被迫去接受他自己不愿意的事,从而帮助戈林逃避了绞刑。

    事情到这里似乎已经水落石出了,但是人们不禁要问,在关押和审判纳粹战犯的重要时间和地点,为什么会派一个亲纳粹分子去看守迪萨纳帝国的第二号人物?一个中学校长凭借个人能力就能侦破的案件,四方联合汇集多之力为什么就侦破不了呢?如果他们也认为是威利斯干的,为什么一个小小中尉就能轻松逃脱对此应负的责任呢?看来,这件事还有更多的谜团等待解答。

史达林妻子死亡之谜

     1932年11月11日,莫斯科红场举行了史达林的夫人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娜佳)的告别式,根据官方报纸的报道,她是在8日由于阑尾炎去世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相信,因为娜佳当时只有31岁,身体非常健康,很难相信阑尾炎就能夺取她的生命。虽然那个时候史达林的私生活是禁止谈论的,但是他们老夫少妻不和谐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西方记者开始在街头巷尾寻找各种传闻,从前苏联高层传出的消息显示,娜佳是在和史达林发生激烈争吵以后饮弹身亡的!更耸人听闻的说法是,史达林亲自开的枪!

    多年以后,各种证据显示,娜佳却是死于枪击,但是这究竟是为什么?是谁开的枪呢?以至是一个谜,人们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史达林的爱女威特兰娜的说法是:由于父母长期不和,娜佳早在1926年就曾经打算离开史达林。出事前不久,他又计划带着孩子们到乌克兰的姐姐家生活。1932年11月7日,克里姆林宫举行盛大宴会纪念十月革命,娜佳随史达林参加。史达林喝了很多酒,非常兴奋,不断用吆喝的口吻招呼娜佳:[唉,你也喝啊!]娜佳很不高兴:[我不是你的[[哎]]!]说完转身离开。

    第二天早上,人们在史达林的[祖巴罗夫4号]别墅里发生了娜佳的尸体,她手中握着她哥哥送给她的[松牌]袖珍手枪,尸体已经冰冷。不过,斯韦特兰娜当时只有6岁,这一切并不是她亲眼所见,所以也不一定是真的。

    另外一种说法来自当时最高苏维埃主席米高扬,记载于原苏共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雅科夫列夫的《记忆的漩涡》一书。11月8日,史达林和一些苏共高层领导人到高尔基的别墅做客。时任苏联军事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的图哈切夫斯基到了一些演员来表演助兴。史达林渐渐有些醉意,不断把手中的面包掰下来,捏成小球扔向演员。娜佳看了很不舒服,苏军事委员会主席沃罗什洛夫看出情况不对,便提议为妇女干杯,想要缓和一下气氛。史达林不但没有丝毫反应,然而继续他的无聊游戏。娜佳随即起身离开,有人准备去把她劝回来。史达林愣愣地说:[让她去吧。]

    不久,就有人来报告,娜佳在[昆采沃]别墅自杀了。这种说法显示的出事地点和上一种明显不一样,究竟哪一个是真相呢?

    还有一种说法来自前苏联高层领导莫洛托夫的夫人,她回忆说:11月8日,娜佳和史达林到沃罗什洛夫家做客。两人离开时发生了激烈争吵,直到走进了办公室。里面传来了枪声,究竟是谁抠动了扳机,就只有上帝才知道了。这种说法虽然没有得到证实,但是很多人相信。

    另一种说法认为,娜佳是因为和史达林政见不和才开枪自杀的。据说她临死前曾留下绝笔,明确表示赞同布哈林的政治主张。但是这封遗书从来没有被公开,而那些曾经看过遗书的证人都相继离开了人世。

    这位前苏联高层领导人的夫人究竟是为什么,又是怎么死的呢?这个谜一直没有解开,也许之后史达林的一些反常行为能提供一些线索吧!在娜佳的告别式上,史达林很晚才到。她离开的时候,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她像敌人一样离开了人世。]随后,史达林亲自为这位[敌人一样]的夫人选定了著名雕刻家设计的墓碑,并且经常在半夜到墓地探望,往往几个小时独自默默坐在墓碑对面的长凳上。

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吗?

     马可.波罗1254年出身在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据说他的父亲和叔叔因为经商到过东方的蒙古帝国,并且受忽必烈大汉委托给罗马教皇一封信,请教皇委派人到中国传教。1271年,新敦煌给忽必烈写了回信,17岁的马可.波罗就跟随父亲和叔叔再次来到中国。

    忽必烈很喜欢马可.波罗,让他们在中国住了十多年。马可.波罗游历了中国很多城市,甚至当过地方官,1295年返回威尼斯。人们对他们讲述的东方大国,和带回的珍宝惊叹不已。后来,马克.波罗在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中被俘,他的狱友根据马可.波罗的口述,写成了《寰宇记》,也叫《东方见闻录》或者《马可.波罗游记》。

    小噢能够马可.波罗回到威尼斯那天起,关于他是否真的到过中国,就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怀疑者提出了6大疑问:

    第一,马克.波罗自称元朝攻打襄阳城时使用了他们父子发明了大炮(也就是抛石机),但是根据《元史》,这东西是一个回回人制造的。

    第二,在中国史料中没有记载过马可.波罗。

    第三,马可.波罗在书中没有提到中国非常著名的,和西方有明显区别的筷子和茶,也没有提到方块形的汉字和伟大的长城。

    第四,马克.波罗没有讲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这是当时西方根本没有的,显然不该疏漏。

    第五,马克.波罗对当时的蒙古皇帝的谱系描述不准确。

    第六,游记中的很多中国地名用的都是波斯叫法。

    支持者则认为,这些问题根本不足以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事实。因为马可.波罗是在回国二十多年后,口述自己的经历,别人纪录成书的。马可.波罗自己最后都说,书中记载的东西不及他见到的一小半,所以有些小疏漏是难免的。关于投石机的问题,马可.波罗无疑是错了,因为和史科违背。但可能是他吹牛了而已,并不能否定它的全部经历。

    中国的史科没有记载马可.波罗有两个原因:第一,元朝灭亡的时候很多官方档案都被销毁了,以至于没有可查的史科。第二,对于蒙古帝国来说,不记载一个来自远方的商人完全是可能的。事实上,当时叫煌给忽必烈送去名马,使者的名字就没有记载。

    关于筷子和茶,可能和马可.波罗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当时元朝把臣民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白人、汉人和南人。马可.波罗应该主要接触的是前两类,而恰恰这两类人不怎么使用筷子和饮茶。

    而关于汉字,马可.波罗可能是受了忽必烈的文化政策影响。忽必烈从骨子里排斥汉子,认为是下等人使用的文字,这一点可以从他早前派人借鉴畏兀儿字母拼写蒙古语,到后来下令创建八思巴文可以看出来。有了这个时代背景,马可.波罗没有提到汉子,也就是有可能的了。

    至于长城,支持者认为,那个时候的长城根本没有什么好讲的。我们现在所说的万里长城,主要是指明长城。在元朝的时候,很多地方不过是土墙和残垣断壁而已。

    印刷术是一种工艺,必须深入作坊才能发现,马可.波罗在中国的十多年也许真的就没有去过这种作坊。另外,印刷术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是因为对文化发展和传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于一个威尼斯商人来说,它的价值恐怕远远抵不上瓷器、丝绸和珠宝。就像马可.波罗把中国的纸币带回威尼斯时,当地人不能理解一张纸片怎么能代表金钱同一个道理。

    关于蒙古皇帝的谱系,这可能是时间太久了以后,马可.波罗忘记了,或者他根本就没有留心,只是在后来讲述的时候随口说了,所以造成了错误。关于地名的叫法,更没有什么可追究的。一句话,马可.波罗喜欢这样叫而已。

    到了20世纪,支持者又有了一个有力的拥护者,他就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克.山下(Michael Yamashita)先生。山下先生把《寰宇记》作为导游手册,花了三年多时间,按照当年马克.波罗的路线重新走了一次,拍摄了上万幅照片。他感慨地表示,没有亲身走过这条路,是写不出《寰宇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