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镂玉衣 |
中国人用玉石陪葬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中就已经发现。后来,古人又将玉石陪葬作为一种身分和地位的象征,墓葬中的玉器逐渐增多,并且有专门的用意。如放在嘴里的叫[玉琀],一般采用蝉的形制,意思是希望死者像蝉的脱变一样重生。握在手里的叫[玉握],如广东南越王墓,墓主人握的是玉觹,满城汉墓刘胜夫妻握的是玉璜。还有一类叫做[玉塞],专门放在死者的身体孔窍位置,比如耳朵、鼻子、肛门等。最为隆重和壮观的,就是金镂玉衣。
先秦时期的玉器陪葬尤其广泛,到了汉代有所收敛。主要是因为皇帝注重提倡节俭,觉得这样太奢靡,专门规定了使用玉器陪葬的官员级别。南北朝时期的《后汉书.礼仪志》中说:皇帝死后使用金镂玉衣;贵人、公主、诸侯王、第一代列侯使用银镂玉衣;先帝的姬妾、皇帝的姐妹用铜镂玉衣。在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这种玉匣就是金镂玉衣。把各种玉片用金丝连接起来,就像一件铠甲的样子。
古人一致认为,金镂玉衣能防止尸体腐朽。新莽末年,赤眉军进入长安以后,挖掘先朝王公大臣的坟墓。发现出土的尸体由于穿着玉衣,保存完好,栩栩如生,竟然出现军士奸尸的丑事。
金镂玉衣真的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吗?它到底是长什么样的呢?
一九六八年,人们在中国河北满城发掘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这个谜题才得以解开。从墓葬里面出土了刘胜夫妇的两件金镂玉衣,但尸体都完全腐朽了。这两件金镂玉衣分别由两千多片玉片组成,其中中山靖王刘胜的金镂玉衣,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两千四百九十八片大小不等的玉片构成。他的妻子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两千一百六十片,金丝重七百克。从外观上看,[玉衣]的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摸一样。
金镂玉衣并不能让墓主人千年不朽,但它的精美和昂贵吸引了盗墓者频频光顾。直到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用金镂玉衣,它才从此消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